创建基础文件结构:开发Chrome插件需准备`manifest.json`(配置文件)、`content.js`(内容脚本)、`background.js`(后台脚本)及`popup.`(弹出界面)。例如,`manifest.json`中定义插件名称、版本、权限(如`activeTab`)及脚本入口。
实现URL检测与表单识别:在`content.js`中,通过`window.location.href`判断当前页面是否需要自动填写。若URL符合条件(如以`form.php`结尾),则使用`document.querySelector`或`document.getElementsByName`定位表单字段(如用户名、密码输入框),并填充预设值。
自动提交与事件触发:填充完成后,可调用`document.forms[0].submit()`提交表单,或模拟用户点击提交按钮。若需处理复杂交互(如验证码),需在脚本中添加条件判断或回调函数。
配置弹出界面与用户交互:在`popup.`中设计简易界面,允许用户输入自定义信息(如用户名、密码)。通过`chrome.storage.sync`同步数据,使内容脚本能读取并自动填充到目标表单中。
安全性与隐私保护:避免明文存储敏感数据,可对密码等字段进行加密处理。限制插件权限,仅申请必要权限(如`activeTab`),并在`manifest.json`中声明。定期更新插件以修复安全漏洞,确保数据仅传输至可信服务器。
案例:电商平台自动登录:某插件通过匹配电商登录页URL,自动填充账号密码并提交。用户首次使用需手动输入信息,插件通过`chrome.storage`保存数据,后续访问同类页面时自动填充,提升登录效率。